Popular science work
2022年07月
等足類是甲殼動物中少有的既包含水生、半陸生和完全陸生物種,又包含深海和淺海物種的類群,不同生態位的類群在體型上存在巨大差異。其中,深海等足類呈現出體型巨大化現象。而深海水虱是深海巨型等足類的代表性物種,因保持世界上最長的絕食時間紀錄(5年以上)而廣受關注。
2022年07月
近日,蘭州大學潘保田教授研究團隊通過數值模擬估算了天山北麓年輕山地形成和保存的臨界抬升速率,該研究以《年輕山地如何能在前陸盆地形成和保存?》為題在《科學通報》上在線發表。
2022年07月
7月6日,科技日報記者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悉,該校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陳中強教授團隊聯合國內外合作者,利用遺跡化石大數據,以二疊紀—三疊紀之交為例,評價了以軟軀體生物為主導的內生動物生態系統在生態大危機之后的抗災恢復能力,揭示它們在溫室海洋中的復蘇過程和機制。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科學進展》。
2022年07月
與其它食肉的“同門兄弟”不同,大熊貓有許多“絕技”,使其能夠適應專門吃竹子的生活。在這些“絕技”中,大熊貓的“拇指”最著名、最神秘。
2022年07月
研究團隊對海口地區產出的127塊云南蟲標本的鰓弓結構進行了分析,首次在云南蟲咽弓上發現了微納尺度三維保存的疊盤狀細胞結構和蛋白微原纖維構造。這證明云南蟲具有脊椎動物獨有的、由細胞軟骨構成的咽弓,屬于原始脊椎動物。
2022年07月
美國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的生物學工程師首次研發出一種帶有螺旋狀排列心肌細胞的人類心室生物混合模型。實驗表明,這種排列會使每次心臟收縮時心室的泵血量顯著增加,解決了長久以來人工心臟制造的瓶頸。該研究近日發表于《科學》雜志。
2022年07月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科學家找到一種新方法,可以將由砷化鎵制成的微型半導體打印到柔性塑料表面,所得設備的性能可與目前市場上最好的傳統光電探測器媲美,且能承受數百次彎曲,因此可用作未來機器人的智能電子皮膚,讓其“看到”人類視覺范圍以外的光。相關研究刊發于最近的《先進材料技術》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