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ular science work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植物肉能為全球環境保護作出貢獻。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增長到90億,全球肉類消費量將達4.55億噸。在世界由于碳排放增加導致全球變暖,進而導致糧食短缺的今天,植物肉可能會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之一。在此背景下,全球范圍內掀起了一股植物肉的風潮,以取代漢堡包、肉醬和熱狗等傳統肉類食品。
減碳潛力大 環保且健康
在巴西,畜牧業養殖環節是農業碳排放的主要來源。對比動物肉減碳來說,植物肉無養殖過程,具有極大的減碳潛力。來自巴西食品工業協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近5年來,越來越多的巴西民眾喜歡蔬食,選擇蔬食的原因更多的是出于健康考慮。植物肉出現之后,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多、更新的選擇,而且也迎合了不少素食、環保方面的需求。
巴西食品工業協會營養學專家安東尼表示,植物肉主要是以大豆、豌豆、小麥等谷物中提取的植物蛋白為原料,經過一系列“仿真”加工工序制成,具有一定的動物肉質地和口感,屬于人造肉的一種。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植物肉這種營養全面、易消化且對環境副作用小、動物友好的蛋白質提取方式,既滿足了人體所需的營養,還能規避肥胖引起的一系列健康問題。
植物肉相比動物肉,在攝取植物蛋白方面減少了食物鏈環節,人們可直接攝入植物蛋白獲取蛋白質,而不是用植物飼養動物后,再通過攝入動物蛋白獲得蛋白質。這樣占用自然資源更少,更有利于可持續發展。動物肉天然存在5%的油脂,過度攝入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植物肉就原料而言,脂肪含量低70%,卡路里低65%,而且膽固醇為0,對于“三高”等人群,植物肉確實有一定優勢。
消費新理念 市場達百億
安東尼認為,當前在巴西國內,更多民眾已經接受了以綠色低碳為目標的食物消費新理念,以營養健康為導向的食品產業轉型升級正逢其時,為以植物肉等為代表的植物蛋白產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植物肉既擁有蔬食的優勢,也有動物肉的口感以及味道,同時滿足低碳轉型國家需求和民眾高蛋白食品攝入增長的消費需求。巴西食品工業協會的調查報告預測,到2025年巴西國內植物肉預計市場規模可達到100億美元,年增長率將超過20%。
巴西植物肉制造商Fazenda Futuro成立于2019年,總部位于巴西里約熱內盧,旨在研發與推廣基于植物的肉類替代品。其主推產品是純植物豬肉腸,由大豆、豌豆和鷹嘴豆蛋白制成,其顏色來自紅菜頭,腸衣的酥脆口感則來自海藻。該產品在巴西上千個商超、零售商店里銷售,其中包括家樂福等連鎖大型超市。除此之外,Fazenda Futuro的產品還有植物漢堡、無肉碎肉和植物肉丸。為了改善植物肉替代產品的口感,公司還開發出人工智能工具,能夠分析大量的植物數據,尋找以植物性原材料還原肉類口味與質地的最佳制作方法。2019年,該公司進入歐洲市場,在荷蘭出售其植物肉漢堡產品,未來還計劃進入德國、英國和美國市場。
巴西食品加工企業Marfrig Global Foods開發出6大類植物蛋白產品,包括植物蛋白牛肉餅、牛肉末、牛肉丸、雞塊、雞排、雞肉圈等。產品主要以大豆、小麥和豌豆為原料制成,均為非轉基因食品。該公司目前在24個國家有超過1萬個銷售點,公司希望繼續進行市場擴張,輻射到更多非拉美地區。
2021年,全球最大的肉類公司,也是全球第二大食品生產商的巴西JBS公司宣布斥資3.41億歐元收購荷蘭人造肉生產商Vivera,以擴大其植物基肉類替代品供應。Vivera年度營收約1億美元,是歐洲第三大植物蛋白公司,為歐洲超過25個國家的主要零售商研發并生產一系列創新的植物性肉類替代產品,在荷蘭、英國和德國都占有市場份額。此次收購還包括位于荷蘭的3家制造工廠和1個研發中心。
業內人士指出,從長遠看,隨著肉類產品需求量提升和綠色健康生活概念普及,植物肉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當植物肉生產技術和產品有壓倒性優勢時,消費者自然會改變消費習慣,更愿意為其買單。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