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ular science work
寒假期間,河北大學電子信息與智能制造科普教育基地的數十名學生志愿者走進河北、山西、遼寧、四川多個省市的鄉村、中小學,開展了多場別開生面的返鄉科普活動,為鄉村孩子們帶來了電子制作方面的科技知識,點亮了孩子們的科技夢想。
在活動現場,志愿者向孩子們展示了基地精心準備的電子焊接套件,并通過生動的講解和直觀的演示,將復雜的電路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孩子們傳授電子制作知識。孩子們在志愿者的指導下,親手焊接電路板,體驗電子元件的組裝過程,興奮之情溢于言表。參與活動的孩子感嘆:“以前只在電視上看到過這些,沒想到自己也能動手做出來,太神奇了!”
此次科普活動不僅傳授了知識,更激發了孩子們對科技的濃厚興趣。基地的志愿者們表示,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為鄉村孩子打開一扇通往科技世界的大門,讓他們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和力量。參與活動的志愿者說:“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鄉村孩子有機會接觸科技,讓他們感受科技、愛上科學。孩子們熱情的反饋也更加堅定了我們繼續推廣科普教育的決心。”
返鄉科普活動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歡迎。學校負責人及家長表示,這種形式的科普活動對孩子們的成長意義重大,不僅豐富了他們的課余生活,還在他們心里埋下了科學的種子。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傳遞,更是一次心靈的觸動,讓孩子們在科技的啟迪下,勇敢追逐夢想,擁抱未來。
河北大學電子信息與智能制造科普教育基地依托國家級光伏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河北省電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厚德創客空間等平臺,整合資源、開放場地、創新形式,將科學精神融入科普實踐,構建了“多元協同科普生態體系”。以科普為紐帶,深化“知信行”教育理念,實現“雙育人”目標。通過組織舉辦科普研學、科普開放日、科普講座、科普社區行、科普企業行、科普家鄉行等系列活動,實現科學知識和紅色精神的共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