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共同富裕,提高農民幸福感和獲得感的必由之路。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奮力當好科技自立自強的排頭兵,持續發揮科技創新的關鍵作用,支撐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提升農民科學素質,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科技工作者要勇擔重任,增強鄉村振興的責任感使命感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和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科技工作者是科技創新、科學普及、實現國家科技自立自強的主力軍。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征程中,廣大科技工作者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積極貢獻智慧力量。與脫貧攻堅相比,鄉村振興工作目標更高遠、任務更艱巨、工作更具挑戰性,科技工作者要始終心懷“國之大者”,不斷提高責任感使命感,以擔國家之責、民族之任為使命,矢志不渝、接續奮斗,聚力科技攻關,勇于創新創造,在希望的田野上干好充滿希望的事業,真正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
積極投身科技創新,驅動鄉村振興發展
進入鄉村振興發展階段,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方向和任務發生了深刻變化,農業發展已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亟需科技創新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持續提升創新能力和服務“三農”能力,支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深入開展農業發展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攻關,解決制約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的“卡脖子”問題。積極推廣科技創新成果以及新興技術的應用,為培育農村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讓農民更多獲得產業增值收益。加強產業幫扶,充分發揮科技工作者及其團隊的技術、管理、資源、信息等優勢,切實將創新成果落地生根,轉化成產業發展、經濟結構調整的強大動力。科協系統要深刻把握促進共同富裕的豐富內涵,充分發揮好黨和政府聯系科技工作者的橋梁紐帶作用,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扎根基層,服務“三農”發展搭平臺建橋梁,用好“科創中國”平臺,為鄉村振興發展貢獻科技力量。
大力加強科學普及,為鄉村振興夯實科學根基
一直以來,農村是整個科普工作的薄弱環節,需要格外關注,尤其是進入鄉村振興發展階段,全面加強農村科普工作,是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進入新發展階段,科普工作要從知識普及向素質提升轉變。廣大科技工作者要繼續深入基層指導農業生產,傳授農業技術和操作經驗,利用新媒體加強技術交流互動,多渠道幫助解決農業生產和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廣泛開展各類科學技術培訓和科普宣傳活動,把科普和農技培訓課堂搬到田間地頭,提高農民生產技能和科學素質,激發農村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科協系統要為科技工作者走進人民群眾、開展科技志愿服務搭建平臺架起橋梁。持續開展實施科普服務鄉村振興行動,不斷完善農村科普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配套,實現流動科普服務全覆蓋。加強農村科普組織建設,支持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發展,提升科技小院科普服務能力。健全優化服務“三農”平臺體系,利用“科普中國”的信息化手段,支持“三農”類優秀科普文化藝術作品創作,打造鄉村振興戰略科普惠農系列出版物。加強農村留守老人和兒童科學素質服務,力爭做到在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實施過程中不落一人。
全文發表于《科技導報》2021年第23期,原標題為《科技工作者為鄉村振興譜新篇》,歡迎訂閱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