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國自動化學會自然科學獎評審工作于2021年12月29日結束。經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最終評選出獲獎項目。評審結果于2021年12月29日至2022年1月7日在中國自動化學會官網公示,期間無異議。
現將評審結果公告如下:
2021中國自動化學會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按項目名稱筆劃排序)
序號 |
項目名稱 |
完成人 |
完成單位 |
1 |
不確定復雜動態系統運行控制
理論與方法 |
周平;范家璐;王宏;
富月;代偉 |
東北大學 |
2 |
水下仿生柔性減阻運動機理與
智能控制 |
喻俊志;文力;吳正興;
梁建宏;謝哲新 |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3 |
水下高精度自主導航方法研究 |
張勇剛;黃玉龍;常路賓;
徐庚;趙玉新 |
哈爾濱工程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 |
4 |
分布式協同控制及優化理論方法 |
游科友;李升波;
宋士吉;吳澄 |
清華大學 |
5 |
面向復雜場景的網絡化系統協同
分析與控制 |
秦家虎;于長斌;康宇;
金小崢;熊軍林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香港大學 |
6 |
復雜協作系統新穎異常檢測與在線容錯控制方法研究 |
張濤;王煥鋼;高飛飛;
蘆維寧;徐文立 |
清華大學 |
7 |
集值系統的辨識、控制及應用 |
趙延龍;郭金;王婷;
張紀峰;畢文健 |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大學 |
8 |
新能源電力系統先進控制理論 |
宋永端;黃江帥;蘇曉杰;
王玉娟;黃秀財 |
重慶大學 |
2021中國自動化學會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按項目名稱筆劃排序)
序號 |
項目名稱 |
完成人 |
完成單位 |
1 |
三角非線性系統的變增益控制
理論及應用 |
張憲福;魏愛榮;
劉慶榮;梁志珊 |
山東大學;山東財經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2 |
切換系統控制理論、方法
及其在網絡化系統控制中的應用研究 |
朱延正;周東華;
鄭衛新 |
山東科技大學;西悉尼大學 |
3 |
機械故障自主診斷與虛擬維修理論
方法及實踐 |
周棟;郭子玥;
馬劍;陳嘉宇;呂琛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4 |
多智能體系統分布式協調一致研究 |
馬倩;徐勝元;
崔國增;苗國英 |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5 |
非線性優化理論與控制方法 |
孫中波;金龍;劉克平;
張邦成;田彥濤 |
長春工業大學;
蘭州大學;吉林大學 |
6 |
面向移動物聯網可靠定位的信息融合估計理論與方法 |
張文安;陳博;
俞立;楊旭升 |
浙江工業大學;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7 |
復雜網絡系統分布式算法理論研究 |
劉帥;李華青;
朱善迎;李韜 |
山東大學;西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 |
8 |
復雜非線性系統的高階滑模控制理論 |
丁世宏;張傳林;
劉陸;潘天紅 |
江蘇大學;上海電力大學;
安徽大學 |
9 |
高精度生物傳感器制備機理及應用 |
陳真誠;韓國成;操良麗;
馮小珍;方成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10 |
通訊約束下復雜動態系統的
分析與控制 |
楊榮妮;吳立剛;孫健 |
山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
11 |
基于數據學習優化的工業過程模型化理論及方法 |
張日東;陸寧云;
薛安克;高福榮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12 |
微電網CPS系統融合網絡的多尺度
跨層域協同控制方法 |
路曉慶;王耀南;
來金鋼;毛建旭 |
湖南大學;武漢大學 |
中國自動化學會
二〇二二年一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