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9日,中國自動化學會龍江行系列活動開始!CAA走進哈爾濱工程大學學術報告會在圖書館報告廳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士、中南大學教授、有色金屬工業自動化專家桂衛華院士,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士、山東大學特聘研究員王成紅教授,哈爾濱工程大學自動化學院院長趙玉新、副院長張勇剛及師生代表二百余人出席了此次活動。
桂衛華院士作題為《人工智能助力制造業升級》的精彩報告,介紹了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歷程及面臨的挑戰、有色金屬生產的綠色、高效與智能化、人工智能技術助力有色金屬生產智能化和有色金屬生產智能化對人工智能的挑戰。王成紅教授作題為《從卡爾曼框架到新型智能控制框架》的報告介紹了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經典控制論框架、卡爾曼框架和新型智能控制框架。
人工智能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贏得全球科技競爭主動權的重要戰略抓手,是推動我國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重要戰略資源。此次報告會立足現實、展望未來,為人工智能領域的青年學者們提供高水平的學習交流平臺,為哈爾濱工程大學人工智能方向的蓬勃發展注入活力!兩位頂級學者報告完畢后,和與會同學進行了親切的交流,作為近距離面對學術大咖的時刻,同學們都表現的十分踴躍,現場討論氛圍熱烈,兩位老師耐心的解答了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并對人工智能的發展進行了更加詳細的講解。
當日下午2點半,作為中國自動化學會進入哈爾濱工程大學的另一部分,“我和優博有個約會”學術交流會在校內61號樓3160室舉行。中國自動化學會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助理教授鄧瑞龍、中國自動化學會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中南大學自動化學院羅彪教授、哈爾濱工程大學自動化學院副院長張勇剛及師生代表三十余人參加了此次交流會。
智能電網通常被認為是信息-物理系統的典型代表,其目的是借助信息和通信技術來自動收集和處理電表數據,實現在靈活性、可靠性、高效性、安全性、經濟性、可持續性、環境友好性等方面的提升,保證智能電網的網絡安全成為關鍵基礎設施安全的重要任務。針對這一問題,鄧瑞龍博士作題為《從信息-物理系統的視角談智能電網的網絡安全》的精彩報告,介紹了一種典型的智能電網網絡攻擊,并提出保護智能電網免受網絡攻擊的防御方案,同時介紹了智能電網的一類利用網絡攻擊來掩蓋物理攻擊的協同信息-物理攻擊,并提出了相應的有效對策。
對于許多實際工業過程,系統動態往往非常復雜,并存在各種不確定性及干擾,因而無法精確建立系統的數學模型。隨著信息技術與傳感器技術的快速發展,工業數據的獲取變得越來越簡便。因而,如何有效的利用實際數據進行優化與控制設計,近年來得到了學者和工程師們廣泛關注。針對這一問題,羅彪博士作題為《基于脫策強化學習的數據驅動優化控制方法》的報告,介紹了在系統模型未知的情況下,基于實際系統數據學習出優化控制策略,解決了無模型最優與H-in控制問題。
在報告會結束后,鄧瑞龍博士和羅彪博士還就學術論文寫作、學術課題選取、博士學習和研究方法等問題和師生們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博士研究生未來學術研究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學會秘書處 哈爾濱工程大學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