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2019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數字驅動智造未來論壇”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舉行。論壇由中國自動化學會主辦,眾誠智庫咨詢顧問(北京)有限公司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倪光南、貴陽市副市長唐興倫、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主任助理韓強、貴陽市白云區副區長胡偉、清華大學國家CIMS中心工程部主任趙驥、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湖南大學教授張小剛、中國自動化學會黨支部副書記呂愛英、眾誠智庫信息化研究中心總經理張藝山等專家在內的200余人參加了本次論壇。
本次論壇分為了四個部分, 分別是開幕式、權威觀點、最佳實踐和高端對話。
開幕式在主持人張小剛的主持下拉開序幕,貴陽市唐興倫副市長代表貴陽市人民政府向與會嘉賓表示了歡迎,他在致辭中指出:今年的政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提出了“智能+”的發展理念,在未來“智能+”的轉型升級將對國民經濟的增長,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搶占未來世界制造業的新格局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數字驅動智造未來的召開恰逢其時,論壇的召開將為貴陽市的制造業發展建言獻策,為推動行業發展而努力,為早日實現偉大中國夢不懈奮斗。
中國工程院倪光南院士進行論壇致辭,他首先向論壇的組織單位傳達了感謝,隨后他講授了目前智能制造行業的發展形勢和“智能+”的內涵,并且對“十四五”期間智能制造產業鏈的重要環節進行了研判,他預計預計到2025年,國內人工智能芯片產業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智能傳感器的國產化率達到50%以上,產業規模突破千億,成為支撐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的新型基礎產業。他還指出,智能工控設備產業將邁上高質量發展的新臺階,智能制造新模式不斷創新,帶動國內智能工控產業向中高端邁進,產業規模達到萬億元級別。
權威觀點階段,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主任助理韓強分享了其在國家工業文化對于制造業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和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影響力,他呼吁發展工業的同時要補足工業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在軟硬實力共同發展。
眾誠智庫信息化研究中心總經理張藝山代表中國自動化學會和先進制造業發展聯盟理事長單位——眾誠智庫發布《2019先進制造業發展白皮書——先進制造之人工智能驅動力》白皮書。白皮書從全球政策、產業結構、學術科研、營銷服務、創新應用和運營保障等多個角度進行先進制造業的深入剖析,報告中選取中國內地36個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作為研究對象,旨在幫助各區域城市了解人工智能自身發展的程度和在全國所處的位置,為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尤其是在先進制造業的發展與應用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同時為企業和投資者未來布局提供參考。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澄教授擔任中心主任的清華大學國家CIMS中心是擁有全方位的智能制造技術支持、工程實施、咨詢培訓能力的國家級綜合性科技中心。清華大學國家CIMS中心工程部主任兼培訓中心主任趙驥重點講授了在家用電器企業、紡織企業、環保企業、飛機制造企業、電線電纜企業的智能工廠管控技術研究與應用實踐案例。以理論實踐相結合的報告內容給予了現場嘉賓很好的啟發。
最佳實踐階段,哈工大機器人(合肥)國際創新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文興以“AIoT+化工安全生產解決方案”為題,介紹了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在能源化工安全領域的安全管控綜合性的解決方案,該方案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全覆蓋和強應急的特點,在危化品監控、智慧消防、智慧環保和能源監控等領域有著較好的應用前景。
四川長虹智能制造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郅慧以長虹智能制造經驗分享為題,介紹了長虹智能制造IE(工業工程)+AT(自動化)+IT(信息化)的集成策略,提出了過程精細化、生產少人化和工廠數字化的解決方案。目前長虹智能已經在創新制造模式、智能裝備研發、信息化建設、國家級示范項目建設等方面取得較好的成績,在未來將重點發展“基于行業協同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基于物聯網、云計算的智能制造”“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工業大數據”等技術及平臺。
論壇最后的高峰對話環節,以“賦能萬物 智造未來”為主題開展交流,對話環節由眾誠智庫高級副總裁李瑞斌主持。中國振華(集團)新云電子元器件責任公司信息中心主任楊瑞、山東步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大數據中心總經理王湛、羅克韋爾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自動化與軟件部門技術顧問主管林李智、貴州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院長李澤滔4位嘉賓參與了高峰對話環節,4位嘉賓分別就各自的單位的基礎和個人的知識與經驗,從創新應用、運營管理、解決方案和學術研究等角度分享了真知灼見。論壇最后在觀眾們的陣陣掌聲成功閉幕。
本次論壇研討了大數據驅動下的智能制造的核心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促進了國內外產學研用金的合作與交流,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對于國內企業深化融合工業大數據和工業互聯網在制造業的應用,推進企業轉型升級,挖掘新技術、新產品、新解決方案,培育新動能,形成新生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本次論壇將有效推動工業資源的優化集成和高效配置,加快中國制造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學會秘書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