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昌?。壕W絡交易風險控制方法
東華大學校長蔣昌俊教授作了題為“網絡交易支付系統風險防控研究”的報告。詳細分析了我國網絡交易風險類型及防控現狀,針對欺詐的慢發現、廣分布等焦點、難點問題提出智能化解決思路。深入對比中美在金融機構設置、互聯網金融業態模式、監管及征信體系等方面的異同,探討我國新時代互聯網金融的優勢與不足,闡述了新金融體系架構下的中國機遇。
呂金虎:復雜動態網絡與位置大數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呂金虎教授作了題為“復雜動態網絡與位置大數據”的報告。簡要介紹了復雜動態網絡的理論發展及其在位置大數據中的典型應用,包括復雜網絡與大數據、位置服務與位置大數據、網絡牽制同步與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同步組網、位置服務中的大數據研究方法等內容。
劉丁:基于數據驅動的電子級硅晶體生長建模與控制
西安理工大學劉丁教授作了題為“于數據驅動的電子級硅晶體生長建模與控制”的報告。主要圍繞12英寸電子級硅單晶爐面臨的多物理場耦合建模與核心工藝優化、關鍵變量檢測、晶體生長控制等關鍵問題和主要解決方法進行了介紹。
袁勇:區塊鏈系統的數據共識與分布式決策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袁勇副研究員作了“區塊鏈系統的數據共識與分布式決策”的報告。首先概述了區塊鏈技術的基本概念、技術要素和工作原理;然后探討區塊鏈與大數據的關系,揭示區塊鏈使得大數據向可信(Trustable)、可靠(Reliable)、可用(Usable)和高效(Efficient)的“真(TRUE)數據”的演進;在此基礎上,重點介紹區塊鏈驅動的數據共識算法以及由此產生的算法驅動的分布式共識決策;最后介紹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趨勢及其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領域融合方面的若干初步思考。
侯忠生:PID控制與百年疑惑——MFAC以及進展
北京交通大學侯忠生教授作了題為“PID控制與百年疑惑——MFAC以及進展”的報告。介紹了PID以及存在的疑惑,非線性系統的動態線性化技術,間接型無模型自適應控制、進展以及與PID之間的關系,直接型無模型自適應控制、進展以及與PID之間的關系。
王國胤:關于認知計算的思考
重慶郵電大學王國胤教授作了題為“關于認知計算的思考”的報告。分析了人腦認知與智能計算之間的關系,從腦認知啟發的智能計算、離開腦認知的智能計算、智能計算輔助的腦認知、腦認知與智能計算融合等四個方面進行歸納討論,并重點介紹了在基于智能計算的人腦認知仿真(智能計算輔助的腦認知)研究、數據驅動的粒認知計算研究等方面的新成果。
張衛東:自主無人艇關鍵技術與面臨的挑戰
上海交通大學張衛東教授作了題為“自主無人艇關鍵技術與面臨的挑戰”的報告。報告首先介紹了無人艇不同于無人車、無人機和無人潛器等其他無人系統的特點,然后從姿態控制、避障、目標追蹤、編隊和攻防博弈等幾個方面介紹了近年的理論研究進展,討論了該領域面臨的挑戰。最后,介紹了上海交通大學海上無人系統團隊在無人艇領域的工程研究工作。
最后,由來自浙江大學、山東大學、同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南大學等高校的相關研究人員講解了研究論文。
學會秘書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