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等教育正處于內涵發展、質量提升、改革攻堅的關鍵時期和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關鍵階段。建設高等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為深入貫徹教育部“新工科”建設和“新時代高教40條”的先進理念,夯實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學的基礎地位,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推動自動化類專業教育改革,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切實提高自動化類專業本科及研究生教學質量,切實加強我國學術界及產業界對工程教育的關注和重視,2018年中國自動化大會舉辦了自動化專業教育分論壇。本論壇邀請西安理工大學劉丁教授、山東教授張承慧教授共同擔任論壇主席,并邀請了在工科教育方面經驗豐富、理念先進、影響深遠、熱心奉獻的高水平校企專家做圓桌論壇特約報告人,為國內外自動化領域的學者和技術人員提供一個研討與交流的高端平臺。
?
首先由西安理工大學劉丁教授主持圓桌論壇,西安交通大學韓九強教授、山東科技大學周克敏教授、西北工業大學潘泉教授、天津大學王超教授參與圓桌論壇討論,各位專家就自動化專業教育海內外現狀及區別等相關問題進行了討論。
第一個為大家帶來報告的是東南大學戴先中教授,戴先中教授所作報告題為“知識工作自動化(人工智能)快速發展下的自動化本科教學”。以人工智能為核心推動力的知識(工作)自動化“攻城略地”,引領自動化從工業自動化(或稱基礎自動化)、信息自動化(或稱先進自動化)向知識自動化發展,引領人類社會從工業社會、信息社會走向知識社會。自動化本科教學如何適應這“新時代”,戴教授的報告簡述了人工智能與知識(工作)自動化的關系;簡要論述工業自動化、信息自動化與知識自動化的發展脈絡與自動化本科教學的關系;指出自動化本科教學應該迅速將目前工業自動化與信息自動化教學并重的知識課程體系,變革為以信息自動化為主體、以工業自動化和知識自動化為兩翼的知識課程體系,這需要自動化教育界和科技界以及自動化產業界的共同努力;在報告的最后,戴教授也給出了專業教育的改革思路。
第二個報告為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王紅副教授所作題為“夯實基礎,面向未來——電子技術基礎課程建設”的報告,報告詳細介紹了自動化專業基礎課之一的電子學課程的建設改革思路和實踐。
隨后由西安交通大學張愛民教授帶來題為“介紹自動化專業基礎課之一的電子學課程的建設改革思路和實踐”的報告。張教授的報告指出,為了適應新經濟發展需要,培養具有較強科研創新能力和工程應用能力的拔尖人才,西安交通大學針對現有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拔尖人才的培養方案、培養模式、以及實踐教學體系進行了研究和探索。主要包括以下三點:1)制定了結合人才特點、培養目標的獨立五模式拔尖人才培養方案;2)給出了因材施教、個性化培養的新模式,探索了研究型大學科研與人才培養相結合的新路子;3)構建了基于“信息控制交叉實踐創新平臺”的三階段實踐教學體系。
接下來山東大學張承慧教授為大家帶來題為“智能時代下自動化類多元化人才培養體系構建與實踐”的報告。報告從自動化工程教育存在的三大突出問題入手,簡要介紹了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自2009年以來在自動化專業多元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成果。主要包括:(1)革新思想,提出并實施“四縱三橫”培養體系,實現多元化個性化人才培養;推行“知識-能力-人格”教書育人一體化,使學生學養兼修;(2)重構五層課程體系:前言經典結合、厚基深融、學科交叉;(3)改革教學內容和授課方式;(4)把本科建在優勢學科平臺上,健全教學-實踐-創新-文化學養多層次一體化實踐體系,構建基礎-系統-綜合三層科技創新體系;(5)師資再造與科研驅動融合創新;(6)健全管理保障體系等內容。
人才培養是大學的根本任務,科學研究是大學的重要使命。東南大學宋愛國教授為大家帶來題為“科研與教學相結合、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報告。報告主要介紹了東南大學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將教師的科研與教學相結合、科研促進本科教學方面所開展的教學改革與探索工作。以學術帶頭人和科研骨干為核心建設本科教學團隊,將科研資源不斷轉化為本科教學資源;充分利用科研成果,建設了一批高質量的課程資源;依托學科優勢,構建了有利于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多層次、開放性的實踐教學平臺;建立了促進教師的科研與教學深度融合、學生的學習與研究有機結合的管理保障機制;創建了將科研要素融入本科人才培養全過程、促進學習與研究一體化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中國礦業大學馬小平教授為大家帶來題為“融合人工智能的自動化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設與實踐”的報告。隨著智能制造業的發展,社會各領域對智能自動化工程技術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傳統的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已難以滿足智能時代的需求。中國礦業大學自動化專業結合“新工科”的特點,突出“以學生為本”,構建智能與自動化相融合、理論與工程實踐相融合、尊重學生特長個性、凸現專業特色的人才培養體系。實施分類培養,著力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和創新創業能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解決社會對智能自動化人才的需求問題。
最后由遼寧工業大學白銳教授作題為“應用型本科高?!八娜诤稀睂W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的報告。以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以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三個能力”為核心,遼寧工業大學經過13年的系統研究與實踐,研究和構筑了適合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四融合”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模式,即創新實踐能力培養與人才培養主要教學環節深度融合、創新實踐能力培養與企業深度融合、創新實踐能力培養與創業孵化深度融合、創新實踐能力培養與教師隊伍建設深度融合,并建立與“四融合”培養模式相配套的質量標準和制度保障體系。系統的解決了地方高校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與人才培養過程、創新實踐平臺、校外實踐基地建設、教師隊伍建設等融合不深、人才培養效果不顯著等一系列問題。
據悉,2018中國自動化大會由中國自動化學會主辦、西安交通大學承辦,圍繞自動化創造智慧社會, 2天的日程匯集7個大會主旨報告、200余個專題特邀報告、180余個會議論文報告以及800余篇張貼論文;圍繞自動化未來發展,設有1個大會圓桌論壇和2個專題圓桌論壇。來自海內外自動化、先進制造、信息技術、及人工智能等相關領域的13位院士,200余位長江學者、國家杰青等自動化、信息與智能領域等專家學者們歡聚一堂。
學會秘書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