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戰略的號召,進一步滿足國家在智能科學與技術的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產業發展的需求,2018年7月30到31日,在澳門科技大學系統工程研究所(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復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復雜國重)及青島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智能院)及中國自動化學會的聯合推動下,在澳門科技大學召開了智能科技高等教育與智能產業演討論會。會議圍繞智能科技教育與智能產業及在澳門科技大學即將設置的“智能科學與系統”博士學位課程設置及教學計劃展開研討。會議由研究所所長伍乃騏教授主持,研究所周孟初教授及李志武教授,復雜國重實驗室主任、智能院院長王飛躍研究員,復雜國重辦公室主任閆研副研究員,中國自動化學會外事與宣傳主管王壇,智能院平行教育創新技術中心宮曉燕副研究員及眾多學者和學生出席了會議。
伍乃騏教授首先對各位老師和同學的到來表示歡迎,在介紹了澳門科技大學的歷史發展候,著重介紹了“智能科學及系統”博士學位點的成立過程、培養目標、入學資格、招生上限、學術范圍、科目設置及學習計劃。從2013年開始,歷經兩年的醞釀,于2015年10月經由澳門科技大學的研討,一致同意在澳門科技大學設置“智能科學與系統”的博士學位課程,并于2017年獲得澳門政府的批準以及在國家教育部的備案。目前已經開始招生,并將于2019年實施智能化培養方案,特召開此次會議深入討論。
王飛躍研究員做了主題為《智能時代的教育與產業》的報告,從智能時代、智能科技、智能產業到智能社會娓娓到來,著重圍繞“三個三”(三個IT技術、三個世界,三個軸心時代),“五個五”(五張網、五項核心技術、五度空間、五種力、五個產業形態),開展對新智能時代的智能科技前沿探討,并結合青島產業技術研究院的技術落地與產業轉化探討智能產業的發展。周孟初教授做了主題為《Internet of Things and Smart Systems》的報告,從工業革命發展的歷程講述物聯網發展的高級形態Industrial Internet及其技術演變;閆研副研究員介紹了國家創新單元的布局、實驗室的發展歷史、研究方向、科研成果及后期規劃;王壇介紹了中國自動化學會的發展歷史、目前狀況及工作內容及發展規劃。宮曉燕介紹了智能院在基于平行智能理論的、圍繞iSTREAM教學理念、iCDIOS工程流程的智慧教育領域的系統探索及最新成果。
最后,經過討論,各方形成智能科學與系統產學研一體化共建規劃合作備忘錄。各方將緊密圍繞“智能科學與系統”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產業化發展需求,推進“智能科學與系統”博士學位課程建設,包括:課程設計,教學,相關支撐,招生培養等全面合作,盡快建設成國際一流的博士學位課程;籌劃“智能科學與系統”實驗室,為建設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家級平臺奠定基礎;促進“智能科學與系統”的研發,推動智能產業一體化發展,服務粵港澳大灣區智能城市和智慧社會的發展;利用智能科學與系統的方法與技術,推動現代教育方式的變革與創新;開展“智能科學與系統”領域國際協作,建設國家合作與支撐網絡,培養一流國際化人才,產生重要國際影響。
學會秘書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