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8日,由中國自動化學會主辦的第二期智能能源技術講習班在北京成功舉辦。第二期智能能源技術講習班邀請了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汽車工程學院特聘的嚴曉教授進行報告,由武漢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張俊教授主持。
此次講習班內容和召開方式區(qū)別于以往傳統(tǒng)會議模式:整期只有一位報告專家圍繞一個主題展開講解,除此之外,講習班采取現場會議+網絡直播兩種方式同步進行。報告內容的專業(yè)和深入,加上舉辦方式的特別,第二期講習班自通知發(fā)布之日起,就受到了相關專業(yè)領域的極大關注。除講習班現場氣氛熱烈外,網絡直播互動空前高漲,觀看人數更是高達550人次。
講習班開始由嚴曉教授進行了簡單的自我介紹,隨后帶來題為“未來交通和未來能源中的智能儲能電池”的報告。報告主要涉及“共享化、智能化和電動化發(fā)展趨勢”、“智能化和儲能的關鍵作用”、“動力和儲能電池系統(tǒng)的關鍵參數、多場景儲能電池的檢測需要”以及“電池種類、電池屬性考慮及電池容量衰減造成的影響”等方面,為使報告更形象生動,嚴教授在每一個報告中都列舉3-4個案例,展開深入的講解。同時為增強現場和直播的互動性,在每階段報告后,嚴教授都同參會人員進行相關議題的討論,提高了參會人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最后由于直播互動時間有限,張俊教授匯總了部分沒有來得及參與討論議題,同嚴曉教授進行了座談交流,帶領了更多的人徜徉在智能能源技術的海洋。講習班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結束了,張俊教授感謝了嚴曉教授的分享,也表示衷心希望參加此次講習班的學員可以有所收獲。
學會秘書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