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0至22日,由中國自動化學會主辦、山東大學等單位承辦的2017中國自動化大會暨國際智能制造創新大會在濟南山東會堂隆重舉行。為深入貫徹教育部“新工科”建設的先進理念,推動自動化類專業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切實加強我國學術界及產業界對工程教育的關注和重視,在大會承辦單位山東大學和大會組委主席張承慧教授的倡議下,并經教育部高等學校自動化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同意,2017中國自動化大會首次設立“自動化專業教育論壇”。10月22日下午,“自動化專業教育論壇”在濟南山東大廈隆重舉行。論壇名譽主席為吳澄院士,論壇主席為:上海交通大學李少遠教授和山東師范大學副校長段培永教授。
教育部高教司理工處處長吳愛華,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生院副院長、教務處處長沈毅,浙江大學本科生院院長張光新,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副主任王紅,山東大學教指委副主任委員張承慧,清華大學電機系副主任朱桂萍,中國礦業大學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院長李明等分別作了主題報告。
吳愛華處長首先發言,在報告中詳細解讀了教育部“新工科”建設的先進理念,從“新工科”建設勢在必行、“新工科”的共識與行動、全面推進新時期工程教育改革創新三個方面,全面深刻地闡釋了“新工科”建設提出的時代背景、實現方案和發展藍圖,為今后一個階段的工程教育改革創新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路線圖。吳處長的報告高屋建瓴、深入淺出,令與會者受益匪淺。
隨后,沈毅教授作了題為“適應時代發展做好自動化專業教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報告;張光新教授作了題為“立德樹人背景下自動化專業內涵建設的思考”的報告;王紅教授作了題為“關于新工科的一點嘗試——清華大學自動化專業”的報告;朱桂萍教授作了題為“能源互聯網——新工科背景下電氣工程專業的突破與創新”的報告;李明教授作了題為“中國礦業大學電氣自動化專業分類多層次培養體系建設與實踐”的報告;張承慧教授作了題為“山東大學自動化專業理工融合新工科人才培養模式實踐”的報告,藉此介紹了其剛剛獲得的2017中國自動化學會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項目,為興辦自動化專業“理工融合新工科”做出了前瞻性實踐探索。
各主題報告緊緊圍繞“新工科”建設理念,從自動化類專業教育改革,自動化學科教育教學質量提高,自動化學科專業發展和人才培養等多個角度展示了他們的探索和思考,分享了他們成果和經驗。2017中國自動化大會舉辦規模和水平空前,來自海內外自動化及相關領域的13位院士,200余位長江學者、國家杰青等共計3000余名代表出席了本次大會。本屆大會是中國自動化大會歷史上規模最大、投稿數量最高、參會人員最多、影響最為深遠的學術盛會。山東大學倡導的“自動化專業教育論壇”的成功舉行,開啟了借助我國自動化行業權威學術盛會交流平臺推動自動化教育教學改革交流新模式,是中國自動化學會教育教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活動,同時,也彰顯了山東大學對推動自動化專業教育所做出的重要新貢獻,對未來的專業建設和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
來源:山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