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讓分享成為一種樂趣,在夏日的開端,讓閱讀成為我們消暑的最佳伴侶。6月12日,中國自動化學會秘書處召開“夏至未至,閱讀不止”2024年第三期讀書分享會。本期讀書會將帶領大家領略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人文風情,用書籍開啟一段奇妙的旅程。
在讀書分享環節,大家紛紛分享了自己近期閱讀的書籍和心得體會。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成員們輪流分享,內容涵蓋了文學、歷史、科幻等多個領域。引發了熱烈的討論和思考。有的推薦了散文作品,帶領大家領略了文字的魅力;有的分享了紀實文學,拓寬了大家的知識面;還有的介紹了歷史類書籍,帶大家從小人物的角度看歷史。通過彼此的分享和交流,成員們不僅獲得了新的知識和見解,還增進了相互之間的了解和友誼。
活動最后,張楠秘書長在總結中指出,CAA秘書處舉辦讀書分享會旨在為成員們提供一個交流閱讀心得、分享知識收獲的平臺,鼓勵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保持對閱讀的熱愛和追求。希望學會秘書處每位成員可以通過閱讀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共同推動學會的發展和進步。
本期書單
1、《橙黃橘綠半甜時》分享人:陶則宇(組織管理部)
《橙黃橘綠半甜時》是一本央媽推薦的治愈之書。書中收錄了老舍、史鐵生、季羨林、周作人、豐子愷等10余位文學大家的40余篇關乎“春夏秋冬”的散文代表作。該書分為春夜宴桃李、山中無暑事、人閑桂花落、松枝碎玉聲等四個不同主題章節,通過作家們真誠細膩的文筆以不同角度抒寫其對自然與生命的深切感悟,讓我充分感悟到了四時之多樣,人生之半甜。人生也許并不一帆風順,但半甜也能讓人時有欣喜,心懷希冀。
2、《切爾諾貝利的祭禱》分享人:史丹琳(出版宣傳部)
本書通過采訪數百位核災難親歷者,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事故背后不為人知的真實故事。作者將這些在災難中的小人物的故事匯集成一部紀實訪談錄,深刻地揭示了人類在面對核災難時的恐懼與無助。書中描述了核電站事故對周圍生態和人類的影響,以及人們為了生存而做出的種種努力。這部作品讓我們更加認識到了科技發展對人類生存的影響,也促使我們深刻反思在追求科技進步的同時,應該保持對自然的尊重和保護。
3、《長安的荔枝》分享人:陳慧琳(出版宣傳部)
本書圍繞長安城中的一個普通官員李善德展開,他因一次意外而卷入了一場鮮荔枝進貢的政治風波。在這一過程中,他不僅要應對官場上的明爭暗斗,還要面對自己的內心掙扎和道德抉擇,克服重重困難將嶺南的新鮮荔枝運送到長安,最終遵循本心,對峙強權,被貶嶺南,在亂世中得以保全。本書從小人物的角度看歷史,巧妙地融入了作者對人生、權力和社會責任的深刻思考。